西藏旅游扶贫,文旅助农扛旗
【品橙旅游】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干净、自然,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更拥有悠久历史背景的藏族文化资源。
为发展西藏经济,近些年旅游业已经成为西藏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相关资料显示,40多年前西藏接待游客人数仅3525人次,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西藏201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
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反哺了西藏农牧业。“没来这里时,我都是在工地打工。干的活儿又累又脏不说,家里也照看不了。现在在这里工作,不出家门就能赚钱。”拉萨市尼木县卡如乡的温泉驿站里,村民嘎玛卓玛说。2019年温泉驿站发放员工工资60万元,为当地村民分红45万元,实现村民户均增收近万元。
“农业+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子,正在以卡如乡为代表的西藏乡村稳步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政策推动,西藏旅游走上快车道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这里自然环境特殊,使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与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更具独特的魅力。
为发展西藏旅游,助力西藏脱贫攻坚,近些年有一系列针对西藏旅游的优惠政策出台。
2017年8月,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加强旅游援藏工作支持西藏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旅游援藏工作。
此后,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一批西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2018年以来,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西藏136个项目、支持金额13.58亿元。
受此影响,西藏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尤其是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西藏到内地和世界的距离。
“在我刚刚进入旅游圈的时候,西藏与外省的交通往来不便,每天来往于拉萨的航班只有个位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西藏的公路交通全部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每天往来拉萨的航班有几十班之多;除交通外,西藏旅游的住宿和餐饮条件也在整体上升,五星级酒店在拉萨随处可见。”西藏视野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华鹏说。
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西藏旅游市场正呈现出正相关的快速发展态势。
2019年,领导人曾指出:“西藏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也由此,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了西藏旅游人新的目标。
文旅产业反哺西藏全域
在西藏开酒吧做个体生意的鹤姐与品橙旅游分享了这样一件小事:在她经营的酒吧里有一位跑场的酒吧歌手,月收入早就过万。在疫情之后又与女朋友接手了一个客栈,做起了小生意。虽然在疫情的影响下,但今年客栈的生意依然不错。
“西藏的民风开放自由,人们愿意邀请三五好友来到家里做客,也乐于认识更多的朋友,天南海北的聊天说笑。”鹤姐说。
林芝鲁朗镇扎西岗村的平措大叔就是个热情好客的人,在迎接游客进入自己家里喝酥油茶吃藏餐后,他就萌生了要把自家改造成民宿的心思,之后他将家里两个房间打造成鲁朗第一个家庭旅馆,在1998年便实现了近4000元的旅游收入。
伴随国道318线自驾、骑行的游客越来越多,平措的家庭旅馆也两次扩建。“我家住满了,我就安排游客住在隔壁的唐次仁和白玛家,还有同村的拉姆和尼玛次仁家。”平措笑着说,如今平措的家庭旅馆拥有观景餐厅和22间客房,每年旅游纯收入近30万元。
民宿风也在席卷着村子,据悉,现在扎西岗村62户农牧民,就有47户在经营家庭旅馆。
西藏人民极为淳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是西藏旅游发展的一大助力,另一方面,西藏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西藏文旅产业的优秀有生力量。
节庆活动是西藏旅游的一大亮点,基于西藏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和生活习俗,西藏拥有非常丰富的节庆文化资源,如拉萨的雪顿节、江孜的达玛节、阿里象雄文化节等。
为保持吸引力,这些传统节庆也在不停创新,让古老的节庆变成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节庆,实现文化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商业价值的不断递增。
长久以来,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很多优秀人才不愿在西藏工作,因此西藏地区旅游方面的人才普遍不足,仅有的当地导游群体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也存在进步空间,导致西藏在旅游业发展方面不能推陈出新、缺乏很好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不过,受近些年西藏文旅产业发展影响,这种情况正有所缓和。
“以前本地大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公务员,或是进事业单位,甚至选择去其他地区工作,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西藏,并参与到旅游行业里面,还有人会选择自己创业,包括开民宿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不仅说明西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更说明西藏当地的消费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在不断提升。”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金荣说。
随着西藏文化旅游产业链逐步完善,西藏文旅产业正成为助力地区发展的重要产业,有数据显示,2019年西藏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达33%。
旅游助推西藏脱贫致富
对西藏乡村而言,单纯的农牧业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虽然有大量资源,但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不能盲目开发,发展重工业,这种情况下只有提供高质量供给和服务,才能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旅游脱贫攻坚一直是西藏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悉,西藏正在贫困地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并帮助农牧民群众想思路、出点子、选项目,激发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使更多的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拉萨柳梧新区达东村的“林卡经济”“温泉旅游”“千亩花海”,林芝市朗县的“千年核桃林”……西藏的特色农牧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
郎县洞嘎镇卓村的“庭院经济+家庭旅馆”依托当地先天的资源禀赋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按照“农牧民就地就业、产业就地转型、农产品就地增值”的思路,在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组织带动下,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家乐”,全面推进产景相融、农旅互兴,核桃、苹果、藏东桃销售火热,每户实现增收2万元以上。
2018年,阿里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附近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之后全村人一改以畜牧业为生的状态,通过牲畜、劳动力、草场等方式入股公司,由公司统一运营,每户轮流出人参与运输服务,公司的收益还会用于给群众分红。2019年,公司共接待游客16.9万余人次,收入突破2500万元,人均增收1.22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96人如期脱贫摘帽。
山南市强吉村现有民宿37家,床位107张,游客接待量最多一天达200人,目前已与10余家旅行社达成长期合作战略。“我们鼓励和引导村民开饭店、建民宿,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正在分配当日游客入住民宿名单的强吉村委会工作人员说。
勒村是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辖行政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村民们开办农家乐、餐馆、茶馆和民族特色产品销售点,发展起了适宜当地气候的茶产业,2019年,勒村干茶总产量16910斤,茶叶合作社收入达254万元。如今,勒村群众搭乘“茶+旅”产业发展的快车,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数据显示,已有约40万农牧民参与到旅游产业中,其中,文化演艺行业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近1.6万人,人均年收入近17000元。
这意味着,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丰富旅游产业内容,“农业+旅游”的乡村旅游模式已经成为繁荣农村、振兴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到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为此,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介绍:“从2020年起,西藏将由集中攻坚阶段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
旅游扶贫攻坚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上,有当地政府不遗余力的扶持助推,也有当地牧民同胞的集思广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乡村的独特发展模式。如今,这片祖国最西南的“宝藏之地”正在全力甩开贫困的帽子,全力发展经济,而当地的牧民也在从事旅游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美一点、再美一点。
中国旅游大奖评选活动投票通道已开启
这些选手你最pick谁?
扫码投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共同开启2020智慧旅游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旅游大奖颁奖盛典